Copyright © 2009 Chinamb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民办高校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号 鲁ICP备号
热线:400-600-7464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国家教育部监管 中国民办高校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号 鲁ICP备号
热线:400-600-7464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国家教育部监管 中国民办高校网
“北京的天比家里热!”金尼洋抹抹额头,抬头看了看头顶的骄阳,小声念叨了一句。走进中央民族大学,这个今年甘肃舟曲唯一考入北京高校的男孩,脸上泛起兴奋,好奇地四下打量着校园。
9个小时的长途汽车、20个小时的火车,藏族男孩金尼洋一路颠簸从舟曲来到北京。安顿好了行李,他就和爸爸直奔天安门广场。8月15日,这里曾有数万名群众为金尼洋的家乡,遭受特大泥石流灾难的舟曲默哀。“我应该来看看,感谢关心支持我们的人。”终于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的金尼洋说。
金尼洋和家人幸运地躲过了泥石流。灾难发生后,他就加入救灾志愿者服务队,直到出发来北京前,他还在帮着搬运和分发物资。“这场灾害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了。”金尼洋说。虽然第一次离家远行,独自生活,但金尼洋一点也不怕,“灾难夺去了那么多人的生命,而我还活着,还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我是赚了。”经历过灾难的金尼洋相信自己一定能适应大学生活。
金尼洋是村里第一个考进北京高校的学生,他也是家里的第三个大学生。金尼洋的家境并不宽裕,每年6200多元的学费和住宿费曾冲淡了他考入北京的喜悦。但很快,金尼洋的学费就有了着落,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每年资助他一万元,学校也在第一时间送来慰问和补助,金尼洋甚至可以免费读大学。“感谢,心里只有感谢,我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回报。”
“不知道放假了回家时,村里的废墟是不是又都建好了房子,不知道还能不能恢复成熟悉的模样。”身在北京,金尼洋依旧牵挂着遭受灾难的家乡。虽然还未开始大学生活,但金尼洋已选择好了毕业的出路,学博物馆专业的他,希望毕业后能在家乡进行民族文化研究,“我要回舟曲,因为那里是我的家乡,更需要我。”(实习生 廖灵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