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评论

熊丙奇:南科大改革 需凝聚师生共识

时间:2013-05-29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未知

被视作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田”的南方科技大学,2日在深圳南科大第一校区举行成立大会暨2012年开学典礼。在成立大会上,朱清时表示,将用实际行动回答社会各界对南科大坚持创新、取得突破的关心。会后,他介绍,学校已获资金建设4个研究基地,最快明年建好,而这些基地建好后才能申请招收研究生。

刚招收两届200多名本科学生的南科大,已着手建研究基地,计划招收研究生,这相比其他高校来说,确实有“创新”和“突破”。但在笔者看来,作为改革“试验田”的南科大,当务之急是建立并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如果相关的学校管理制度尚未取得突破,却想着举办研究生教育,将“欲速而不达”。需要注意的是,南科大今年的本科招生已纳入集中录取,与此前的“自主招生”相距甚远,在这种情况下,举办研究生教育,恐也难获得更多自主权,而招生、培养自主权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另外,南科大的去官化、去行政化因南科大章程迟迟未出台,也进展缓慢。

在笔者看来,南科大在接下来的办学中要取得突破和创新,必须深入思考两方面问题。

首先,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凝聚改革共识。教师来南科大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报考南科大的目的是什么?这是首先需要明确的。依笔者之见,南科大必须告诉每一个学生、教师,到这所要实施改革的学校,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这一点,南科大在招收首届学生时,做得不错,明确告诉这些学生不参加高考,没有国家承认的文凭,因此,诸多报考南科大的学生,就不是冲着一纸文凭去的,他们对于今后是否获得国家文凭,根本就不在乎。那么,对于新聘的教师,南科大是否明确告诉他,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呢?如果事先告诉他,让他们自主选择,最终选择到南科大的教师,对于今年之后的事业路径,是应该有充分了解和准备的。那么,因改革而选择南科大的教授,应有为改革“十年磨一剑”的准备,如果教授们来南科大,追求的还是与到其他985高校、211院校的东西,那么,他们早去其他高校,对南科大和对他们自己都更好。一句话,南科大要找到志同道合者。

其次,改革必有得失,为争取改革的空间,选择南科大者,要有为改革放弃某些利益的准备。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对于改革者而言,这是必须的,否则就会在利益的羁绊下难以前行。就像大学校长,既要有行政的好处,又想有学术的利益,怎么做到校长职业化?南科大当年招收的首届学生,其实就做出了放弃某些利益??国家承认文凭的准备,因此,这些学生是值得尊敬的。有人统计,蔡元培先生一生辞职了24次。他的第三次辞职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北大学生到天安门游行,被北洋政府抓捕。蔡元培四处奔走要求释放,5月7日,学生终于被放出,蔡元培于次日公开通电,引咎辞职。并于5月9日悄然离京,这次辞职引发广大师生挽蔡大行动,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于5月13日齐上辞呈。从蔡先生的辞职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作为一所校长的操守以及为基本原则不妥协的勇气。

我国教育改革之所以难以推进,教育问题现在越来越严重,其实就与“利益至上”的行事原则有关。新建的南科大,曾让公众对其改革寄予厚望,一个原因是,南科大轻装上阵,没有那么多的利益羁绊,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南科大校园中有了200多名学生,100多名教职工之后,利益问题出现了。这个时候,坚持改革的理想,对南科大尤为重要。是以继续探索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并凝聚师生的共识,还是进入体制,依附体制,不再去想改革的问题,南科大走出的每一步,都关系到这所大学的未来。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精彩推荐
最新图文
最近更新
本站推荐
rss
Copyright © 2009 Chinamb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民办高校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号 鲁ICP备号
短信监督:13376405005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国家教育部监管 中国民办高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