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办高校网

网易跟贴的前世今生

6,盖楼的重复信息:

盖楼在视觉上,气势磅礴,而且信息连贯。多个互不认识的网友,经常在里面联合写连载小说。如:

网易跟贴的前世今生 - 梁剑 - i美股梁剑的博客

但是,所带来的问题是,跟贴页面内,出现大量重复信息。因为盖楼时,前面的信息几乎都是一样的,只是最后一条不同。因此,在07年初,启动了一个方案,前端判断重复的楼层,默认收缩隐藏。而如果已经有分支的,则显示最新的。但是点击展开后,不能再通过点击收缩。

网易跟贴的前世今生 - 梁剑 - i美股梁剑的博客

三,热帖和顶帖系统:(热帖是指在网易跟贴页,排在最上面的10条,根据被顶的次数排序。)

1,打分:

刚推出的网易跟贴,在每条跟贴后面,有下拉的打分选项目,从1分到5分。这个是参考当时国外的一些网站。 然后,再根据最后的综合得分汇总,进行热帖(单贴)排行。当时还曾经设想,日后对登录用户的等级和影响力之类实行累积和评级,他们的评价分值不一样,可以更大程度地影响排序。

但是,这个打分系统,在实行大约一个季度后,就被否定。因为在这个面对广泛网友的快速评论系统中,下拉、思考分值、然后再提交的几步操作,还是令多数人却步。

2,支持和反对:

代替复杂打分系统的,是一个“支持”的按钮。点一下数字加1,然后简单粗暴的按数字多少排列本新闻的热帖。这个简化的方案,一直沿用至今(去年措辞方面被修改为“顶”,稍后说明)。

当时并没有“反对”的按钮。但是05年初的时候,其他部门一个同事对跟贴做用户体验评测时,当时提到“既然有支持,应该也有反对”。我一开始是不赞同增加的,因为“支持”是用于热帖排序,而增加“反对”,无法同时也参与排序(曾经考虑过两者叠加或者加权平均),因此觉得是将顶帖复杂化的多余功能。但是,由于当时这个评测结果是直接向丁磊汇报的,所以在不能提出充足的有害理由情况下,最后还是同意增加。

没想到,虽然“反对”的数字并不参与排序,后来被网友利用到极致。经常在跟贴里看到发帖后面有“赞同的点支持,否则点反对”,网友利用这个简单的投票来做民意调查。而一些被网友怀疑为五毛所发的跟贴,支持数成了大家发泄的一个渠道。特别是在某些领导人讲话新闻后面的叫好的跟贴。但是“支持”和“反对”功能的取消,主要也是祸起于此。09年秋天,取消“反对”功能时,网友一片骂声。后来“支持”也修改成“顶”。

3,热帖的困惑

前面说了,“支持”的参与方便,而“热帖”的规则简单,网友参与热度很高,还曾经有网友编写过网易跟贴的投票机软件。

但是,这个热帖机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跟贴页面的设计为上面10条为热帖,下面20条(后来改为30条)为最新。首先,热帖的占位效应很明显,被顶上来的,基本都是最早生成的跟贴,被顶到热帖后,则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支持;这样一些很普通的贴长期占据高位,而某些经典在没机会浮现。因为极少网友翻页去看跟贴,只要一篇新闻的跟贴过千,新贴在跟贴第一页显示的时间很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