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号 鲁ICP备号
短信监督:13376405005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国家教育部监管 中国民办高校网
从本月13日起,今年本市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的“自荐生”开始网上报名,尽管这是一个必经程序,但对一些顶尖的高中来说,这只是“撒网捕鱼”的最后一次“拉网”,一些学习成绩好的竞赛尖子早已“名花有主”,而且他们的初中“背景”印记十分清晰。
一些初中校长指出,对“自荐生”的报名,不能按来源初中的背景搞“小圈子”,而应当一视同仁,否则,对很多学生是不公平的,也无助于高中办出特色。
名牌民办初中“对口”顶尖高中
“办得好的民办初中,似乎都有一个对口的顶尖高中作为‘出口’,这在坊间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一位民办初中姓陈的校长这样说道。按这个逻辑,与原来高中有着某种关系的民办初中,就有可能印上“某某高中”印记,成为这个高中的初中部。“由于受民办初中的办学者和教师来源、地域等因素的影响,经过多年办学,这样的划分在事实上是存在的,很难说是好是坏。”一位长期研究民办中学办学的资深人士表示。
生源竟分“嫡系”与“旁系”
如果说,这种民办初中自认高中家门情有可原,那么高中学校招收“自荐生”按此“画地为牢”就有些过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中校长私下对记者说:“对口民办初中要报考本校的学生,我们早就拿到材料了,在网上报名前大约有一半人选已心中有底。”
有一位初中毕业生表现很好,是学校大型活动的主持人,不过出于志向选择,她并不想“顺势”进入与学校有关系的某顶尖高中。该校领导也为她的选择所动,将推荐材料送至她向往的另一所顶尖高中。不料,那所高中一位长期负责招生工作的“老法师”,材料还没看完,就盘算起心中的“一笔账”,认定:“这是二流学生!如果是一流的,早被自己学校的高中收去了!”
如今,这种观点似乎变成“常理”:某初中对口哪所高中,那么拔尖的一批学生肯定像摘菜一般被摘掉“嫩”头,而分流到其他高中的,总有二流的嫌疑。于是有了生源“嫡系”与“旁系”之区别,招收高中对他们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