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号 鲁ICP备号
短信监督:13376405005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国家教育部监管 中国民办高校网
教育部近日在北京召开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据了解,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约30万。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是“依然严峻”。(11月27日《京华时报》)
这样的就业形势下,再使用惯常的求职手段,不仅一些毕业生觉得不足以凸显自己的才华,就连一些招聘方也觉得不尽兴。于是,先是有女大学生把“我很漂亮,你想看看吗?”写在了求职简历的首页;继而,有人组织了40名美女走T台应聘,80名老总台下“抢”人的招聘活动。如果说,前者还有些在严峻就业形势下的无奈,因而多少值得我们同情,那后者则完全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形成买方市场的背景下,招聘方的恶俗之举,给人留下的只有厌恶。
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人力确实是一种商品。但这种“商品”的特殊性在于,招聘方虽然有挑选的权利,却没有羞辱的自由。就比如,这种美女在台上展示,老板在台下“抢”人的招聘,到底会传递出怎样的隐喻,给人带来怎样的联想,组织方不会不知道。又或者,这种让人浮想联翩的招聘所带来的眼球效应,本来就是他们真正的追求?
我们一直在强调反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但与此同时,不时出现的针对美女的招聘喜好,同样值得警惕。职业中的性别优势,本来只体现在因性别而产生的体能、个性差异上,但绝不包括外貌,因为绝大多数普通人的长相,不至于到有损企业形象的地步。由此观之,对美女的喜好,就少了一些性别优势的考虑,而更多了一些性的意味在内。至于将这种意味放大到集体招聘活动中,就更是公然地对女性的不尊重,也是对众多求职人才的不尊重。
这时,再来说这样的活动是为了寻找人才,就更显得虚伪。也更让人好奇,80名老总到底来自于什么行业,以至于对美女员工有如此大的需求?在国家权威的职业分类大典内,又有什么工作,是只有美女才能承担的?为何兴师动众办一场T台招聘,却只有两人成功签约?在大多数人甚至招聘者都对“漂亮妹”的求职方式表示不能接受时,为何美女还能成为80名老板招聘的关键词?这些问题的答案,最终指向的无非是,求职和招聘方权利和人格的不对等。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已然如此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确实需要想办法创新并拓宽求职方式,以尽可能地方便并帮助这些毕业生。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用低俗的方式,将求职的痛苦再在对女性的不尊重中放大。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有损求职者权益的招聘活动及时干预,并对高校毕业生进行相关指导,引导他们端正求职心态。至于对那些热衷于“以貌取人”的企业,更希望求职者厘清厉害关系,要知道,一个真正尊重人才的企业和管理者,是不会将招聘的目光只投向T台上的美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