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办高校网

民办学校银行融资温州“破冰”

温州网讯 昨天上午,温州市越秀学校从龙湾农商银行获得一笔300万元贷款。这笔贷款名叫“民办学校办学权、收费权质押组合贷款”,属全国首例,突破了民办学校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制度,实现了民办学校银行融资的“零突破”。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秘书长董圣足认为,温州的破冰值得全国借鉴。

  “越秀学校是用学费收费权、办学权向我们申请贷款,经过了教育主管部门审核认定后,贷款额度为质押额的50%。利率是按同档企业正常利率下浮21%,让利民办教育。”龙湾农商银行经办人陈林说,这笔新业务前后花费了他两个多月时间,这下终于松了口气。拿到贷款的越秀学校执行董事长季秀兰也轻松了不少,她说:“越秀学校是1997年创办的,民办学校投入大,回收期长,若只用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办学规模、档次难以上去。有了这笔钱,面向全国招聘特级教师工作就可以启动了。”

  温州是全国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民办教育占了温州教育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据统计,全市现有民办学校1626所,在校生49万多人。调查显示,大部分民办学校主要是通过办学者投入、学费收入、民间融资进行运作。过去,正是“融资难”制约了民办学校发展。

  “过去,一所民办学校想找银行贷款的话,比登天还难,因为民办学校的校舍和操场等固定资产被列为公益资产,无法进入抵押物行列,同时民办学校属性为民办非企业的法人单位,以非营利为目的,不能获取回报,也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市教育局民办教育处有关负责人介绍。

  去年12月,在温举办的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上,温州首次亮出了民办教育综合改革“1+14”政策,其中的《关于落实民办学校金融支持和优惠政策的实施办法》,率全国之先对投融资体制改革进行突破,民办学校的收费权、办学权、著作权、商标权等都可以质押贷款,打通了民办学校的融资之路。

  与此同时,借温州金改的契机,我市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民办学校提供用于扩大和改善办学条件为目的的信贷支持,为银行打破常规“撑腰”。龙湾农商银行成为“先行者”。

  目前温州外国语学校、瓯海区艺术学校等民校也向银行递交了贷款申请。据市教育局透露,今年,温州将遴选300所办学条件良好、教育质量较高的民办学校,进入第二批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