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山东英才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校动态 > 山东

烟台南山学院两名教师获第三届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

时间:2010-07-08  来源:中国民办高校网  作者:未知

近日,烟台南山学院收到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文件,文件公布了第三届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名单,烟台南山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辅导员李英华老师、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庄光宾老师获得“第三届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两位辅导员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们以“学生的呼声就是工作的命令”,想方设法做好学生工作,为学生服好务,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和拥护,也得到了同事的一致好评。现将两位老师优秀事迹公布如下,希望全校教师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争做烟台南山学院名师。
 

李英华老师事迹报告

我叫李英华,是电子工程学院的一名专职班主任,我连续三年负责毕业班的就业工作。三年来我院就业工作一直名列前茅,成绩的取得有个人努力的因素,也是学校和招生就业处领导的正确指导以及我院师生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带的毕业班都是大三、大四刚接手的新班,对这些学生了解很少,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难度,这就需要和学生多交流。由于这些学生没有固定教室,我便利用查宿舍的时间及学生来办公室时,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对就业的准备情况,这样慢慢的便和学生培养了感情,加深了了解。我利用学生在校期间召开主题班会,分析就业形势、讲解求职技巧、了解学生就业心态。并弄清楚哪些学生升本、考研,哪些学生考技能证,哪些学生急于找工作,这样分开层次,工作起来便会轻松很多。对于急于找工作的学生,要弄清他们的工作意愿,找什么样的工作,去哪里工作,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给他们推荐。这样就业的动员和准备做好了,为以后的工作垫定了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作落实后主要的就是稳定。可有些能力不强,成绩平平的同学,他们大多心高气盛,走上工作岗位后,心理上便产生很大落差,觉得在基层干委屈,所以便产生了工作不认真不踏实的态度,甚至得过且过、频频跳槽。对这些学生,我便多次和他们交流,转变他们的心态,鼓励他们从基层做起。每次和学生通电话或见面时,我都主动询问他们的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对工作不满意的进行安抚。这样学生会感到老师在关心他,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增强了感情。曾经有一位在富士康工作的男生,开始分的岗位是推小车,这份工作又脏又累,一个月下来瘦了十斤。给我打电话,说着说着就哭了,我听着也心疼,男儿有泪不轻弹,可以想到他经受了多少苦和累。我只好先安慰他,鼓励他,试着再坚持一下,找领导看能否调调岗位,实在干不下去就回学校重新找。第二天他又给我打电话说:“老师,你说得对,我再坚持坚持。” 基于他平时工作认真踏实几天后领导给他调到了技术性的岗位。和学生交流多了,有了感情,很多学生工作中有什么问题以及换了工作、联系方式等会主动、及时告诉我,慢慢地便会将每个学生的情况记于心中,提到哪个学生,就会知道他在哪里工作及工作情况。
和学生感情深了,后面的网上签约及挂档工作便会好做很多。网上签约是既简单又难做的一项工作,计算机上三两步操作就能完成的事却难以实现,一是学生不愿签约,二是企业不给签约。我不止一次召开关于“网上签约”主题班会,详细讲解为何签约及如何进行网上签约。即使这样,在四、五月份签约时还是有困难,学生都不在校,只能电话联系。我把学生分成一二三等,哪些能签,哪些可能签,哪些坚决不签。对可能签的学生就多次打电话耐心说服,而对那些坚决不签的学生,就不要一次次打电话,免的越说越反感,而当他知道其他同学签约了,他思想上或许就会有所转变,再做工作,可能就能签了。对于企业不给签约或不懂签约的情况,就要做企业的工作,我曾指导学生自己拿着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去当地人事局办好了相关手续。
毕业班工作事情繁杂而琐碎,如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优秀毕业生等都是在大多数学生离校后进行的。我便在多数学生在校时进行民意评选,记下选票,以免到时棘手;还有生源上报、信息采集、办理离校手续以及档案整理等等,都容不得半点差错。
打电话是和学生获得联系的最常用途径,可以说随时随地都会有学生打来电话。我儿子三周岁左右时,常模仿我拿起手机,用幼稚的童音说:“我要给我学生打电话,喂!”,后面便自己叽里咕噜说一大串。还有一次他又拿手机,我阻止他,他争辩说:“我要让我学生签约。”当“签约”这两个字从儿子嘴里说出时,我惊了。家人都很支持我工作,一有电话响,老公便会把儿子领开,告诉儿子:“妈妈在和学生打电话,别打扰妈妈。”这时儿子便会乖乖地走开。
2008年的农历425,我年仅57岁的父亲因病去逝了。我是在父亲去逝的前四天才赶回到家的,当时父亲在重症监护室,一天仅有一次固定的探望时间,我只和父亲见了短短的两次面。当时是我第一年带毕业班,正是动员学生签约挂档的重要时期,我是在送走父亲的当天晚上就坐火车回来了。当时妈妈说:“你走吧,工作重要,不用担心我。”到校后我便投入到打电话动员学生挂档的工作中,当时我的声音沙哑,几乎发不出声。很多学生接到电话,第一句便问:“老师,你感冒了吗?”最后会说:“老师,你多注意身体。”学生的问候和关心让我倍感欣慰,再加上工作的忙碌,我几乎忘记了悲痛。而只有下班坐在回家的班车上时,便会想起父亲走时的一幕幕,陪伴我的便是泪水。
有付出就有收获。那一年我院的签约率高达82.7%,高出全校平均签约率十多个百分点,这三年我院的就业考评一直名列前茅。去年春节前我院老师聚餐,当时曾任我院院长的左云桥院长当众说:“李英华老师为咱院的就业工作出了非常大的力,我院的就业考评第一,全院老师绩效工资上调20%,我们都要感谢她。”当我们举杯共饮时,我激动的泪水差点流出,这是领导对我工作的最大认可和肯定。
当送走一批批学生,看到他们找到满意的工作;当听到他们一步步进取的消息;当学生毕业后仍想着老师,打来关心和问候的电话或发来短信;当学生回校时还来办公室看望老师,我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深感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2007-2008年度,我被评为“优秀教师”;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被评为“模范班主任”。在招生方面每年均超额完成招生计划,2009年个人招生4人,2008年个人招生13人,2007年个人招生16人。在2008年招生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荣获学院发展贡献三等奖。

庄光宾老师事迹报告

 

我叫庄光宾,2005年来烟台南山学院工作,自工作以来一直在工商管理学院从事专职班主任工作,经过几年的磨砺,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06年荣获两次“优秀班主任”称号,2008年荣获招生工作学院发展贡献“二等奖”,同年荣获 “招生优秀指导奖”, 2009年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同年再次荣获“学院发展贡献奖”荣誉称号。

荣誉的获得是学校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我辛勤付出的回报。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工作,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等等都属于班主任所管辖的管理范围。在日常生活中,我把学生的事情放在了首位,学生的事情无小事,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我做起学生管理工作来就顺利多了。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一方面我高标准严要求,另一方面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从新生刚入校,我就严格要求他们,包括新生的军训、内务卫生,从学生的起床到晚休,我都制定出详细周密的安排计划,保证不出现一丝问题和隐患;2007年,我担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3个成人班、2个双证班的班主任,当年学生报名参加成人高考情况不理想,不少学生出现退学思想。发现这一苗头后,我利用晚自习和晚休时间深入到班级和宿舍,做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工作,常常半夜十一二点才回家,有时甚至直接入住在学生宿舍,跟他们同吃同睡,利用一切机会跟他们交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没有一名学生退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逐步走上正常轨道。2009年,我担任工商管理专业统招班3个班,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双证班2个班,新生报到结束后,我发现有一名学生收费单据标明“欠费”,我想这名学生肯定是家庭有困难。利用晚自习时间,我和这名新生单独交谈,得知该生家在农村,兄妹较多,姐姐也在高校读书,父母身体不好,家中农作物又全部受灾,整个家庭负债累累,无力为孩子提供上学费用。得知这一情况后,我首先安慰他,鼓励他勇敢面对现实,然后我动员全班学生为他捐款,我自己也拿出2000元钱为他补交学费,希望他安心读书。我还为他讲解了学校的奖助学金奖励政策,鼓励他好好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自己面对的困难。
自工作至今,我所带的班级中没有一名同学因为违反学校纪律和学费及生活费退学,也没有让任何一名同学因为处事不公平而得到大家的反感。在处理问题时,我对事不对人,拿事实,找依据;各类奖学金及评优活动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所有评选标准及评选名单也都在班级进行张榜公示。
在工作方法上,除了严格要求,公平处事外,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我积极参加各类学生活动,即使周末也从不缺席,在学校的各项大型活动中,我都亲临现场指挥,让学生感到,老师像是朋友一样与他们同参与,同快乐。日常生活中,我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常规管理,不管是晨检、晚休、自习和宿舍卫生,我都每日检查,并做好当天记录。我也时常与班干部保持联系,并经常到宿舍突击检查,到课堂突击点名,督促每一位学生积极上进。
在招生工作中,我积极动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暑假期间我与所有学生保持信息畅通,并每天晚上对每位同学进行短信联系,咨询近期招生开展情况和报名情况,从而进一步实施新的方案。几年来,我所带的班级几乎每年都超额完成招生指标,多个班级被评选为优秀班集体,同学们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几年的学生管理工作,也让我自己成长了很多。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看到学生一个个成才,走上社会需要的工作岗位,我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以后,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在班主任工作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精彩推荐
最新图文
最近更新
本站推荐
rss
Copyright © 2009 Chinamb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民办高校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号 鲁ICP备号
热线:400-600-7464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国家教育部监管 中国民办高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