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瞧吧!不用多久这股热情就会凉下来!大一新生就是冲动!”新疆大学一位老生给热火朝天的社团招募新会员泼了一盆冷水。
9月21日,新疆大学主干道热闹非凡,道路两旁摆满了各大社团的宣传板,许多新生围着咨询、报名。据了解,此次招募新会员活动为期4天。
“我报了《传播》、《生活副刊》、校报记者团、摄影协会、旅游协会、电影协会等7个社团,大学期间就应该多锻炼一下自己!”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生姚明辰说。
像姚明辰这样同时报名加入多个社团的新生不在少数。他们普遍认为,多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对将来找工作有帮助。
社团里谁能得到锻炼
有意思的是,很多高年级的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人文学院一年级研究生杜银萍说,“这对于找工作并没多大的帮助,因为社团提供的锻炼机会毕竟很有限。”
杜银萍本科也是在新疆大学念的,她4年只加入过一个社团,把大部分课余时间用在学习上,拿了多次奖学金。
“我觉得很难谈得上锻炼,如果有,那也是社团的领袖、负责人锻炼的多一些。”大四的王同学说。
据了解,每年社团新招入的会员几乎全是大一新生。新生开始往往加入多个社团,但参加了社团活动后不久又退出了。
“我半个小时炒掉了5个社团。”大四的小陈说,大一刚入校时想多通过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己,但是加入不久就发现这特别耗时间。于是在参加完一次社团活动的某个晚上,给各社团的负责人逐个打电话,一口气辞掉了5个社团。
社团成了某些人敛财工具
新疆大学摄影协会主席郭庆翔曾经是爱心社的社长,对于很多社员加入不久便纷纷退出的现象,他觉得“很尴尬”。
“去年摄影协会招新会员时,有七八十人报名参加,两三个星期之后就不到40人了。”郭庆翔说各社团普遍存在这种情况。
他认为这些同学退出社团有各种原因:一些人开始同时加入几个,后来发现不符合自己兴趣就退出了;有些到了大二觉得功课紧或者挂科的,也会退出;大三大四很多忙着考研或者找工作,也很少参加社团工作了。
一些大三大四的学生告诉记者,有些社团充满“官气”,失去了其应有的民主、新锐的社团文化本质。
一位网友在博客上回忆:大一时面对不遗余力自我宣传的各种社团,既感到新奇,又感到茫然。这么多社团究竟参加哪个好?
经过考虑权衡,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其他3位舍友加入了英语协会。交纳了20元会费和两张照片后,他们领到了会员证,但是后来的活动却少得可怜。
这位网友说其他加入别的社团的同学后来描述了相似的情况,于是他得出结论:大学社团一方面成为了某些人敛财的工具,另一方面无知的大学新生成为某些人标榜自己拥有多少实践经历的资本。总之,无形之间,“我们被利用了”。
“有些社团确实收会费,没有办法,因为学校能够提供的经费很少,没钱就很难开展活动。”新疆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胡玉龙说,活动经费除了学校提供外,一方面是收取会员费,另一方面是找企业拉赞助。
当记者询问到他们学校每年加入社团的人员和后来退出人员数量各是多少时,胡玉龙表示不好提供,但是很多。
多彩的大学生活使更多的大学生意识到不必再将精力投入到书本中,社会需要的是在大学生活中挖掘更多的潜力和素质。
究竟怎样才能永葆社团生机和活力?换言之,就是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社团体制?
无论是郭庆翔,还是胡玉龙,有着丰富的社团工作经验的他们都说到“要多搞活动”。
胡玉龙说,没有活动社团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只有多搞活动才能使社团更有魅力。
郭庆翔告诉记者,自己锻炼得最多的是在爱心社。那时候爱心社成员减少到20来人,很难开展活动。他联系敬老院、中小学等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又组织向灾区、贫困学生募捐,最后爱心社成员达到将近80人。
而更多的情况则是,每年有新的社团诞生,但真正有影响的大学社团却不多,真正让学生得到有效锻炼也很少。
通过对众多学生社团的调研记者发现:一方面,他们缺少对社团成员的奖励和惩戒机制,以致存在社团管理松散;另一方面,社团大多也没有相应的培训和长期的活动规划,社团活动质量不高。
很多学生加入社团是凭着兴趣去玩儿,真正具有热情的却不多,甚至有些学生表示“混个实践经历找工作容易”或者“好好混对评个优秀啊入党啊有好处”。(曾庆艺 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