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办高校网

第二期管理学院院长卓越计划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举行

11月25日至27日,第二期“管理学院院长卓越计划”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举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社科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全国近20所高校的专家和管理学院领导就管理学院的办学理念、育人模式、内部管理、领导力提升、资源获取和政策支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管理学院院长卓越计划”在我国管理教育发展迅速化、全球化,管理学院院长资源稀缺和职业化趋势日益明显等历史背景下发起,针对如何提高院长领导力、促进管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等相关议题讨论学习。

计划得到了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支持和认可,由西交利物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卓越计划基地组织开展。卓越计划的参与人员为我国管理学院的院长、副院长或后备干部,内容包括院长领导力研讨、专题研讨、朋辈计划、院校考察和影子院长等五个模块。本期“卓越计划”就前三个模块开展了相关交流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原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席酉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特聘顾问、原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商学院院长徐二明教授,湖南大学副校长、原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陈收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商务、经济与管理系主任、原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黎汉林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出席会议,并在“院长领导力研讨”环节同与会成员交流自身经验和管理难题,同时结合不同学院特点,就如何提升院长领导力进行了充分而富有成果的讨论。

席酉民教授作了《学院管理与领导力》的报告,主要论述了对管理的反思、中国管理教育和研究面临的挑战、未来大学的治理结构和组织架构等方面内容,并分享了基于西交利物浦大学管理实践的相关改革措施与启示。王方华教授基于其多年的院长经历提出管理学院院长应有的“信念”、“责任”和“专业化”,“作为院长,要坚定信念,认准目标,不怕困难,追求卓越。”徐二明教授以《院长是不是CEO》为题,探讨管理学院院长面临的挑战,“管理学院院长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文化与关系’、‘班子与队伍’、‘使命与定位’、‘学科与特色’、‘资源与创新’等五个方面的挑战。希望院长们在学院建设和管理中做到‘明确使命、配置资源、勤于沟通、锻炼质量、优化特色’。”陈收教授通过自身实践分享了《商学院院长角色感悟》,提出管理学院院长应该成为“国王(King)”,并以柳传志和乔布斯为例详细论述了如何当好这个“国王(King)”。黎汉林教授把管理学与八卦联系起来,分析了《做院长的艺术》,包括“知己知彼的艺术”、“策略形成的艺术”、“大有乃容的艺术”等。

27号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会议,与全体参会人员分享管理科学建构及中国管理实践研究新思考。郭院士讲到,自从恢复管理学办学以来,中国的管理科学研究和教育走过了学习、借鉴、模仿的阶段,软硬件的基本骨架已经搭建起来。“目前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历史的转折期,未来中国管理学的路该如何走?”郭院士借用冯友兰的名言,认为,“中国管理学也要从‘照着讲’走向结合中国国情的‘接着讲’。就是要接着中国传统文化讲、接着西方管理学讲、接着中国近现代管理实践讲。”

郭院士提出,管理学者都应该成为“战略科学家”,并指出“善于多视角广视野的思考;敢于挑战传统的抱负;赋予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创新冲动;长于组织与沟通的能力;勇于实践的诉求和成果”应是“战略科学家”的五个基本要素。

在专题研讨环节,各与会领导就管理学院的使命与定位、学科及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化发展、品牌建设与国际化发展、各级关系处理等议题进行了论坛讨论。此外,本期卓越计划的“朋辈计划”也已正式启动,多所学院参会领导选定朋辈合作者,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双方将针对实践中的难题和困惑开展交流与沟通,相互启迪,分享成功经验。

鉴于前两期卓越计划的成功举办和管理学院院长领导力提升的必要性,西交利物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卓越计划基地将继续定期举办该项活动,持续推动我国管理教育的发展。后期计划还将启动高校考察和影子院长等模块,通过多种方式提升院长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