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7日,建设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执行校长李钊受邀出席。在为期三天的论坛上,李钊与来自全国的民办高校校长、研究专家,就提升民办大学质量,促进民办教育特色、优势,以及规范发展等话题展开了讨论。出席论坛的专家一致认为,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打出特色牌,寻求差异化发展,是民办大学异军突起的方法之一。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表示,民办高校应紧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突出质量和特色,实行差异化发展。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陶西平说,人口出生率下降、高中生出国人数增加、部分学生放弃高考,民办高校面临招生指标增长、生源数量下降的“剪刀差”情况,需要突出质量、特色、信誉,进行第二次创业。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潘际銮指出,要想办好大学教育,关键在理念。一流大学应汇聚名师,提倡学术自由,形成各自办学特色,不一定非得发展综合性大学。在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给予其充分自由的治学空间。
如何办好民办大学?中科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复旦大学教授、原校长杨福家的观点是“特色、特色还是特色,质量、质量还是质量,在保证两者基础上百花齐放。”在他看来,“能否点燃学生的心智火种,开发、启蒙其内潜质,让学生积极主动追求知识,让他感到,这个学校改变了我的一生,是判断一流民办大学是否成功的标志。”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教授钟秉林分析说,一所大学是够居于高水平之列,并不取决于学校的学生规模、专业分布、硕博士授权,核心应在于学校的办学水平及社会声誉,而办学特色正是提高办学水平、赢得社会声誉的核心竞争力。
此次高峰论坛由全国民办教育协会和重庆市政府主办,这是全国首次举办如何创建高水平民办高校的论坛。参会代表共同签署了《重庆宣言》,“希望以后能建设与美国常青藤盟校类似的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