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办高校网

张楚廷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涉外执行校长李钊发表演讲

2011年12月10日,张楚廷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湖南宾馆举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执行校长李钊博士在会上发表题为《张楚廷与涉外》的演讲,厦门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邬大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应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眭一凡,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文东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光礼等十余名知名学者出席会议并宣读论文。张楚廷校长以“面对祖先,面对这片土地”为主题发表讲话,并与省内外高校校长举行了对话。会议收到论文68篇。

这次研讨会是2011年湖南省高等教育热点论坛的一部分。张楚廷教育思想研讨会由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我校是协办单位之一。

一、张楚廷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

张楚廷校长是一位人生经历丰富、办学成绩斐然、学术成果丰富的教育家。他执掌湖南师大18年,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师范学院带进了211大学的行列;他主持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工作8年,带领涉外顺利升本,并跻身全国民办高校3强之列。他在繁重管理工作之余写出760篇论文、90余部著作,出版了煌煌20卷的教育文集;他在高等教育管理、教育(高等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理论等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国内鲜有与之比肩者;他从教52年,既是高等教育学教授,也是数学教授,讲授过22门课程,在全国7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作过200多场学术报告。一个人能同时在教育管理实践、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等多个领域同时取得如此丰硕的成就,张楚廷成为中国教育界一个独特的现象。

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给予张楚廷校长极高的评价。眭一凡教授称张校长是堪与蔡元培、梅贻琦比肩的当代教育家,称他具有“独到的教育理念和系统教育理论”,“对教育有一种执着的爱和忠诚”,具有“治校能力和领导艺术”。张应强教授则说,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官方将一些专家称为“人民教育家”,但当代真正的教育家应该是像张楚廷校长这样的人。他说,让像张校长这样的教育家来办学,才能真正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家办学”的指示。周光礼教授系统地分析了张楚廷校长的教育思想,认为“人主义”是张楚廷教育哲学的根基,“让生命怒放”是张校长“一以贯之”的大学理念,“培育大学的形而上品格”是张校长办学的真谛,“建立人道的大学制度”是张校长的治校之道。刘铁芳教授深入地分析了张楚廷作为大学校长的人格范式,认为以校长为业的张楚廷对中国校长治学具有示范的意义。胡弼成教授认为,张楚廷校长实际上已经竖起了岳麓山下的人文主义的大旗。

二、以大写的“人”写出了大大的“学”字

李钊博士的演讲分为五个部分:“大写的‘学’和大写的‘人’”;“冬天里的春天”;“涉外理念的倡导者”;“‘人主义’哲学的践行者”;“思想的力量”。他给予张楚廷校长以高度的评价,他说,“楚廷先生用他的人生,写出了一个大写的‘学’字。能写出这个大写的‘学’字的人,他首先必定是一位大写的人”。李钊校长回顾了张楚廷校长在涉外8年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他说,“涉外之有幸,在于张剑波先生创办了它,在于张楚廷校长发展了它。”他援引张剑波董事长的话来评价张楚廷校长对于涉外的意义:“他通过演讲、报告、讲座和日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对学校整个管理队伍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大学理念提升。”“张楚廷校长给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带来的深远影响不只是表现在过去八年的成就上,在学校今后的发展中,他所倡导的理念和精神还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他表达了对张楚廷校长的敬仰:“在我的心目中,张校长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渊博而不庞杂,睿智而不张扬,深刻但不奥涩,独立但不孤兀。作为校长,他的杰出之处在于举重若轻、游刃有余;作为教师,他的可敬之处在于尊重个性,诲人不倦;作为知识分子,他的可贵之处在于特立独行、坚守底线。他是教育家,却比别的教育家更有思想;他是思想家,却比别的思想家更关注教育。”

三、“究天人之际”的思想情怀

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张楚廷校长与省内外高校校长的对谈。对谈前,张校长发表了题为《面对祖先,面对这片土地》的演讲。他说,他每时每刻都在思想,在反思,就像农民每天扛着锄头下地一样。他的锄头就是笔尖,他的土地就是浩瀚的思想,由此,他“走上了一条以思辨为业的道路”。张校长深沉地谈到他们的父母,谈到他的祖先,谈到他深爱着的这个民族,谈到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大地,谈到与中华文明和湖湘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河流、山川。他说,这些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神圣事物,是他思想的源泉。

一篇富有诗情和哲思的演讲,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对谈中,张校长回到了各位校长和在场的博士生提出的问题。